懷孕期間,肚子一日比一日大,平時出街行幾步都覺得攰。加上天氣又熱、又焗,腳腫、頭暈、腰痠樣樣齊,很多準媽媽都寧願長期留在家中。
不過,其實適當出門走動有助循環、放鬆心情,只要掌握幾個小技巧,孕媽咪一樣可以輕鬆又安全地出街!
🥿 貼士一:鞋要「穩」唔要「靚」
懷孕後,腳部承受的壓力比平時多,加上荷爾蒙影響,韌帶會變鬆,容易水腫或崴腳。
出街前一定要選軟底、防滑、包腳後跟的平底鞋,避免高跟鞋或人字拖。
夏天想透氣,可選有彈性支撐的繫帶鞋或運動拖。
如果腳腫得明顯,可以帶一雙後備鞋,行遠時換上更舒服的款式。
✅ 小貼士:長時間企或行之後,記得回家抬腳10–15分鐘,幫助血液循環,減少水腫。
👜 貼士二:出街袋越輕越好
孕媽咪出門最好「輕裝上陣」。重袋容易令肩頸及腰部壓力增加,尤其中後期更易腰痠背痛。
建議帶斜揹袋或小背包,將重物平均分配。
袋入面只需放:
- 水樽
- 紙巾、濕紙巾
- 小毛巾
- 簡單零食(如餅乾、香蕉)
- 手機充電器/八達通
若需帶文件或其他重物,可請伴侶協助分擔,減少負重。
🌡️ 貼士三:天氣熱要防中暑
孕婦代謝率較高,出汗多但又容易脫水。夏天外出時要特別注意防曬+補水。
- 盡量避開中午12點至下午3點外出
- 戴帽或撐遮,避免太陽直曬
- 帶水或電解質飲品,保持身體水分
如果出現頭暈、心跳加快、全身無力,立即找陰涼地方坐下休息,慢慢補水。
👩⚕️ 提醒:孕婦中暑比一般人更危險,如症狀持續應立即求醫。
🪑 貼士四:搭車時保護好腰背
搭地鐵或巴士時,記得盡量坐位靠後、雙腳踩實地面,避免身體前傾。
若無位可坐,可輕扶欄杆、分散重心,減輕腰背負擔。
開車的孕媽咪也要注意:安全帶應繞過腹部下方,而非壓在肚子上方。
🚗 小建議:每行1小時左右,記得下車活動5–10分鐘,防止下肢血液滯留。
🍲 貼士五:外出前補充體力,防低血糖暈倒
懷孕時血糖波動大,長時間未進食或行太久容易頭暈乏力。
出門前可先食少少東西,例如:全麥麵包、香蕉、或一包王朝原味滴雞精,即時補充胺基酸與蛋白質,穩定血糖又提神。
王朝滴雞精嚴選12–18個月母雞,無添加、不加水、零膽固醇,10小時恆溫燉滴,方便孕媽外出前即飲,幫助補氣養血、增強體力。
👉 了解更多中醫診所及銷售網絡
❤️ 小結:懷孕出街唔一定辛苦,只要「聰明準備+細心照顧」
孕期活動其實對身體有益,能促進血液循環、穩定情緒,只要掌握好安全重點:
✔ 穿得舒服
✔ 補充水分與能量
✔ 留意天氣與姿勢
懷孕的每一步都能走得安心又自在。
照顧好自己,才有力量迎接小生命的到來 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