孕媽坐在床邊托著肚子,準備迎接分娩,產前必知入院袋與流程準備
養生資訊

【王朝滴雞精】入院袋未執?分娩流程唔清楚?3個準媽媽必知產前準備!

懷孕去到尾聲,對大部分準媽媽嚟講,既緊張又期待。特別係第一次生BB,唔知幾時陣痛、唔知幾時要入院、唔知要帶啲咩入醫院⋯⋯單係諗都已經夠頭痛!其實只要提前準備好,臨盆嗰一刻就唔會咁手忙腳亂。

今次就同大家分享 3個準媽媽最實用嘅產前準備貼士,由入院袋清單、分娩流程,到身體狀態準備,等你生BB唔再驚慌失措,輕鬆迎接新生命


1. 入院袋要點執?唔好臨急抱佛腳!

建議喺懷孕36週前準備好,隨時Ready入院

唔少媽媽以為到有產兆先準備入院袋,但其實BB幾時報到無人知,有媽媽36週就生,所以36週前執好入院袋係最低限度!最好拎個袋裝好,放喺大門口或者車尾箱,隨時可以出動。

入院袋必備清單(媽媽篇 + BB篇)

媽媽篇:

  • 醫院文件(身份證、孕婦手冊、入院紙)
  • 換洗衣物、月子服
  • 衛生巾(產婦專用)、成人尿片
  • 拖鞋、毛巾、牙刷牙膏
  • 保溫水樽
  • 輕便零食(如能量棒、滴雞精等可即飲補品)

BB篇:

  • 初生嬰兒衣物(包被、包屁衣)
  • 尿片、小毛巾、濕紙巾
  • 奶粉 & 奶樽(如有需要)
  • 新生嬰兒護膚品(防尿疹膏、潤膚乳)

一包暖暖滴雞精:媽媽入院後即時補氣又暖身

  • 分娩過程會大量耗氣耗力,有媽媽甚至生完唔想食嘢,只想飲啖暖湯。呢個時候,如果入院袋放咗1-2可以常溫保存嘅滴雞精,不但可以即時暖胃補身,仲幫助媽媽產後回氣,由內至外慢慢養返底子。推介可參考:原味滴雞精

2. 分娩流程咁多步?一文教你了解生產當日點走

分娩其實唔係一下就生,有分「潛伏期」、「活躍期」同「推產期」

好多準媽媽會以為一痛就要即刻去醫院,其實大部分媽媽都會經歷以下階段:

潛伏期(規律宮縮開始)

宮縮未太密,約10–20分鐘一次,持續時間較短。呢個階段可以留喺屋企等一等,好好休息、補充體力,千祈唔好太早去醫院!

活躍期(宮縮越來越密)

宮縮變得規律,每5分鐘一次、持續超過1小時,再加上見紅、破水等,就係時候入院啦!

推產期(宮口開足10cm

醫護人員會全程協助你呼吸、用力,直到BB出世~呢段時間媽媽會好攰,產前補身做得好,體力會明顯易捱好多

建議產前上一次媽媽班/呼吸課,幫助順利生產

不少醫院/母嬰中心會提供免費或收費產前班,教授正確呼吸法、分娩流程、產後照顧等內容。準爸爸一齊上堂仲會更有安全感,避免臨場手忙腳亂!


3. 身體未Ready,會影響分娩與BB吸收

孕中後期:係BB吸收力黃金期,媽媽體質要打好底

懷孕後期(28週後)係胎兒大幅發育階段,媽媽嘅氣血、腸胃狀況會直接影響胎盤供應。如果媽媽腸胃弱、氣血虛,會容易出現以下問題:

  • 容易水腫、抽筋、失眠
  • 胎兒偏細、BB活動力減弱
  • 容易早產、宮縮不穩

建議媽媽可以參考之前文章:身體未Ready?胎兒吸收差?孕中後期媽媽最易忽略的3件事!(內附詳細調理建議)

從日常飲食+休息調理身體,比等出現不適先處理更重要

  • 三餐保持清淡易消化,多攝取蛋白質
  • 每日保持活動量,如散步、伸展
  • 避免情緒大起大落,保持心情平穩
  • 配合營養補充,如滴雞精等幫助補氣補血
  • 想更深入了解產後補身,也可以睇埋:坐月調理組合

 

 延伸閱讀:產前產後都幫到手嘅滴雞精組合

放養的健康母雞在戶外自由走動,王朝滴雞精選用12至18個月適齡母雞

喺懷孕中後期、分娩前後,媽媽嘅身體都會經歷巨大變化。王朝滴雞精全系列均選用12–18個月適齡母雞、10小時恆溫燉滴、100%無添加,適合不想太燥、不想負擔腸胃嘅媽媽補身需要:

  • 調理滴雞精組合
  • 坐月調理組合

 

 結語:提早準備,安心迎接新生命

初生嬰兒躺在床上抓著自己的小腳,象徵新生命健康誕生

BB其實係一場媽媽同BB之間嘅合作,越早準備好入院袋、了解流程、照顧自己身體,心情就越穩定,BB都會接收到你嘅安心感。

唔使等到臨生先急急腳準備,提早打好底,迎接BB嗰一刻,就真係可以由心感受到幸福與踏實

 

以前的
【王朝滴雞精】身體未Ready?胎兒吸收差?孕中後期媽媽最易忽略的3件事!
下一個
【王朝滴雞精】行路都氣喘?坐得耐又腰酸?3招減輕孕晚期身體負擔!